close
 

最近老是忘記想寫什麼來著,就連剛剛想著要記得上禮拜六再看一遍「回到未來」的心得,都會在恍神中,失去記憶的痕跡,得需要經歷過一段時間的重新思索,才能找回剛才的主題目標,至於起心動念當下的細節演繹,就已經是落花進入流水,消逝在滾滾江河浪濤上。這是否意味著,自己已經將瞬時的感受,轉載進入成為「明日的記憶」?不過,在自我測驗的過程中,還是能夠快速地回答出「櫻花、電車、貓」這些答案(這是「明日的記憶」這部電影的台詞)。

回到未來 -- 首部曲」這部片理所當然是一齣科幻劇,到現在還是百看不厭,越看越有味道。猶記得當年看此片時,續集還沒上映,看到「To be continued」時,那種失落又期待的感覺。也許是因為今年來科技的突飛猛進,以及電影技術的卓越,導致現在看這部片的感覺是「有點復古」,然後發現裡面的特效還蠻顯而易見,加上幕後花絮的簡介,讓自己能夠扒開技術面回到基本面,也就是此片最可貴的重點。

這片的重點是什麼?那無疑就是所有的父母/長輩對於子女晚輩所講過的那些豐功偉業,究竟是真實還是自誇?又他們表現在我們面前的一切,跟過去又有何關係連結?如果有一台時光機器能夠回到過去,那麼我們就可以得知前因後果,以及深刻瞭解到這其中的變化。片中主角「馬蒂」的父母其實都還挺窩囊的,他母親所強調出來的「高貴情操」,在她年輕時代裡是完全相反的一回事。他媽媽說:「不能太年輕談戀愛、抽煙或喝酒是幼稚的行為、感情是命中注定的...」,回到當年的場景,才發現原來她也會作弊,她也挺花癡的,她對於愛情雖然是巧遇中發展,但也因為注入許多私人的衝動情感,以致於勇於表達她在自由戀愛中的強悍。這點跟她在教訓兒子時候是完全兩樣的。

最好笑的是,她竟然會愛上自己的兒子,還因為「馬蒂」穿著「凱文克萊」的內褲,而喊他叫做「凱文」,這點真的是非常有趣而幽默的橋段。然而回顧到那個年代,導演與編劇都說,當時候這樣的劇情是非常衝擊著人們的道德觀感。不過劇情的發展還是有合理之處,因為最後馬蒂的媽吻上她兒子時,竟然感覺到像在親吻自己弟弟的感覺,這點其實也正好將人性界線中的忌諱,拉回到正常的平衡狀態。但是戀子情結不正是很自然的嗎?難道這樣的議題或想像就該成為一種禁忌?

假如用靈魂人的角度來看,每個靈魂之間在每一世當中所扮演的關係角色是不斷地在更換著,那麼這樣的禁忌實在有點可笑。因為跳入與母親同樣的年代,而被母親戀上,這樣的情況應當是更合理才對,因為他們的靈魂距離是最接近的,不是嗎?

在真實人生中,我們實在很難跳脫物質人的角度來回歸靈魂人的視角,因此所謂的開悟便成為一種模仿,每個人都期待著能夠超越自我,達到所謂聖人境界。然而,真正聖人境界的形式,真的有那麼多框架或不可以嗎?當走入時光的隧道裡,將前世、今生做個串連,實在不曉得經過如此的壓縮,所得到的障礙還會能有什麼樣式的存在?然而,該模仿誰?這是否又是種 「to be or not to be」 的問題存在呢?

但話說回來,馬蒂確實不能讓他的媽媽愛上他,因為從科學的邏輯上來看,她愛上他就會導致馬蒂父親的不存在,然後就不會有馬蒂的存在。沒有馬蒂的存在,他媽媽愛上他就是一種朝向毀滅的過程存在。所以你不能在現實生活中,回到過去愛上你媽。可是若用靈魂人的思考角度來說,那是可以的。因為你跟你媽不知道經過幾百世的輪迴,跟你糾纏著好幾回。更不用說,她大概不是最常當你媽,或許你曾經是他媽,也非常可能。但這輩子若愛上你媽,那大概要掀起翻天巨浪囉!

至於為何要叫做 Back to the future?在心靈上的層次意涵,應當是回歸到現實生活面,「過去」是不容改變的,往事只能回味,既使有時光機的發明,我們還是得誠實地面對「過去」的「未來」,所展現出來的現實。當人們沈溺在過往的回溯中,最終依然得搭回時光機,然後 Back to the future

另外這時光機架在跑車上的概念真是不賴,導演說過曾經想用冰箱來傳送,還好最後用跑車這麼酷的點子,並且這所代表的含意真的很棒。開著你的時光車,只要電力足夠,你隨時都可以順著衝擊速度,奔向懷念的年代。多麼有行動力(Mobile)的轉換工具呀!人腦就像這樣。

bala bal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efort 的頭像
    defort

    BaLa BaLa Blog Blog

    defo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