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快的看完從圖書館借回來的【99.9%都是假設】這本書,無疑地,讓自己更加肯定懷疑論的必須性。在這本書的第七單元 -- 以相對的角度來看待事物,他提到了史蒂芬霍金對於這個世界所持的觀點,確實是目前較貼近個人想法的認知角度。究竟是什麼樣的觀點呢?他面對真實與虛擬的二元性探討,有著科學家的堅持理解,那便是實證論,以能夠被證明、實驗的狀態為信任基礎,超乎這範圍者,就不該是被執著的論點。意思是不以信仰或者反對為出發點,而是只在乎面前可以掌握的一切資訊,做出屬於自我能夠理解的價值判斷,這就是實證論的認知觀點。

在科技、人潮、資訊、網路不斷爆炸的時代,各種不同探索的假設都在一直不斷地產生、被探討、傳遞、散播著,針對這個世界的摸索還是類似著瞎子摸象般在各說各話,虛擬或者真實都一直在爭鬥著,就像光明與黑暗在時序中日昇月落各擁一片天。我們是不是另外一個更高層次架構的投影?是否全部這一切都存在像駭客任務中所展現的母體空間?還是完全地否定這些流派的論述,針對哲學、靈學、超科學...等等一笑置之?




可能性確實都存在著,但誰也沒能夠真正了解到事實的源頭、本理。即便牛頓愛因斯坦史蒂芬霍金這些天才,也沒能一窺最後終極源頭,但他們的努力使其在人類世界的成就非凡,無論他們是否有過宗教信仰,但是他的曾經做過的探索,絕對比任何信靠、祈求都來得真實有力,並且在他們實證的背後,即便有自以為是的認定假設,但那些假設也是超越與創新的,不會以純然盲目的信仰、認知來推演。就因為他們內在的叛逆和不同,才會成就他們的創造。

認定存在有上帝這件事情當然也是源自於假設,所以整個架構都會存在於這樣的思想層裡推演;而無神論者只是站在對面,當有神者說什麼,都予以否定嗤之以鼻,這也是一種信仰架構,而他們的假設背景當然是【沒有神】存在。

那麼我會怎麼想呢?

其實也很想假設確實有神、上帝;另外,也很希望可以執著於不虛幻,能夠變成對抗諸神的實在人,不過這終究會回歸到一種假設,那就是神的有無。如果,能夠在這樣的議題上,用實證論看待的話,那麼有神或無神的假設應該無效,取而代之的是面對自己的眼見、體驗、實證為主。換句話說,尊重有神論者的信仰與其真實體會;也認同相對說法在不同人身上的覺察,但這些都是依附在每個個體上的意義設定。於我,需要被探討的應當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形而上的推敲回過頭來看,只是時常變動假設的茶餘飯後思考問題。



一旦我有了意義設定,那麼對於存在的認定觀點,必然導向信仰終結,這必不是我對於自己的探索期待。

延伸閱讀

讓我再引用波普(Alexander Pope's Essay on Man
的詩做結,再次自惕之︰

Placed on this isthmus of a middle state,
A Being darkly wise, and rudely great:
With too much knowledge for the Sceptic side,
With too much weakness for the Stoic's pride,
He hangs between; in doubt to act, or rest,
In doubt to deem himself a God, or Beast,
In doubt his mind or body to prefer;
Born but to die, and reasoning but to err.

過渡之境,生靈存焉,大愚若智,似聖實魯:
遇事必疑,然成見猶深,無欲則剛,惜軟弱依舊,
要起,要伏,躊躇不前,為神,為獸,猶豫未決,
欲身,欲心,徬徨歧路;出生,卻將死,論理,卻有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fo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