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剛剛在Mac | Life 部落格看到這篇文章 --- 你不可不關心的事 『電池』。才知道原來鋰電池沒事就要給充飽飽最好。於是找到了這篇文章在討論電池 --- 電池正解。
裡面比較了鎳鎘電池、鎳氫電池、鋰電池等,這三種電池。裡面有所謂的【記憶效應】,這究竟是什麼呢?原來這是在說,電池在充放電的過程中,是否會產生化學結晶,假如會因為放電不足而讓化學反應的殘餘效應造成電池容量的衰減,那麼就稱為具有記憶效應。
而結論就是目前二次性的鋰電池是沒有效應的,所以不需要刻意完全放電;相反的,但若大家還是等到全部用完電後再充的話,反而會使得鋰電池內部的化學物質無法反應而壽命減少,最好的方法就是沒事就充電(不管手機電池、相機電池或者筆電電池...只要認電池種類即可)。
也正是Mac | Life 部落格文章中所指出的謬誤 --
誤:充電界有一個流傳的說法,就是“把電池的電量用光,用到關機等等”。這樣的做法反而是對於鎳電池上的做法才對,目的就是為了避免記憶效應發生。

【延伸閱讀】蘋果電腦 -- 關於鋰離子電池。此篇文章透露了一個重要的訊息,原文是這麼寫的︰
舉例來說,您可能一天聽 iPod 好幾個小時,用了一半的電力,然後將它的電池完全充到飽。若第二天一樣用了一半電力再充電,這只能算是一次充電循環,而不是兩次,所以您可能花好幾天才完 成一次循環。每經過一次完整的充電循環,電池的蓄電量就會減少一些,但是筆記型電腦與 iPod 的電池在經過許多次充電循環後,其蓄電量仍有原來的 80%。
也就是說,最好不要讓充電循環過多,因此就是不要太常放電,非不得已千萬不要以為放電比較好。多次的充電循環會讓蓄電量減低。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