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喜歡這兩首歌: 

U2     -- With or without you
Alanis -- That I would be good



U2 的許多首歌,其實歌詞都讓人很難理解,因為他們總是喜歡把意境推到很高深的境界,於是歌詞總是能針對許多狀況都適用,而且是深層的適用。像這曲「不管有沒有你」,真的很愛聽,但也總是似懂非懂,直到把 Alanis Morissette「我會好好的」 -- That I would be good,一起對照傾聽時,才有一種共鳴共感的領受。

Joe 說:「有別於一九九六年處女大作『Jagged Little Pill(小碎藥丸)』桀傲不遜且狂放的個人主義,還有那首『hand in my pocket』單手插口袋的年輕人樂觀精神,『That I would be good』卻在淡淡憂傷中安慰自己,間奏笛聲帶著些許無奈與遲疑,到底怎樣做才是自己?我沒有答案,畢竟垂頭喪氣全然無助於生活。現在我只懂,自己會好好的,因為有你還有妳。

這兩首歌在我的感覺裡不像「Without You」那樣難分難捨的情愛癡意,而是更往自己的內心走去。托爾斯泰 -- 俄國的文學家,說過:「幸福,就是能夠在大自然中感受到淡淡的哀愁。」,讓我深深的想起這是一種鄉愁,而那故鄉不是所謂避風港的家,是心靈裡的一個歸屬聖地,在更遠方。那裡是「沒什麼可以得到,也沒什麼可以失去的」。無論經歷過多少風雨、歲月、悲歡離合或者挫折挑戰,那裡一直都存在著。不管有沒有人陪伴、同情、提攜,那裡總是讓最後獨處的自己,有種還沒抵達終點的感覺,就像流浪在外的遊子思鄉的情懷一般,只是那種感受更加深刻、強烈,並且從小到大不停地面對而熟悉著。

That I would be good. 就是對於期待回到他懷抱中,最好的註解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efort 的頭像
    defort

    BaLa BaLa Blog Blog

    defo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