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讀書會有談到莊子的這句話:「無成與虧,故昭氏之不鼓琴也。」,個人認為如果單獨拿這句話出來講,可能會誤解莊子原文的意思。所以把原文貼出來,並且針對這段來解釋,才能瞭解此話根本的玄機。當然如果我建議大家去看 JT 的文字稿,那一定會頭昏眼花,並且很容易就模糊掉了,因為他太會胡扯喇咧。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惡乎至?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虧也。道之所以虧,愛之所以成。果且有成與虧乎哉?果且無成與虧乎哉?有成與虧,故昭氏之鼓琴也;無成與虧,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師曠之枝策也,惠子之據梧也,三子之知幾乎,皆其盛者也,故載之末年。唯其好之也,以異於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堅白之昧終。而其子又以文之綸終,終身無成。若是而可謂成乎?雖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謂成乎?物與我無成也。是故滑疑之耀,聖人之所鄙也。為是不用而寓諸庸,此之謂「以明」。
古時候的人,他們的智慧是有到達頂點的,而是如何到頂點的呢?那就是會有著與大宇宙毫無分別的感覺,完全跟萬物有一體感,到達極致、極限並且不可能再有多餘的增加,這是最高境界。再其次便是忘記一體感後,會有物與我的分別,但還不會因為有彼此而產生隔閡、防備的互動行為。再其次就是墮落到會變成有隔閡與防備的情況,然後又有是非差異的排斥心。則這樣的劃分將產生嚴重的敵對感,不是我方就是你方,現象與處心越加明顯就越代表著大道的虧損。
所以說,大道有所虧損,相對地,人類的偏頗小愛就會成就、成形。那些在俗事中逞強鬥勝,出類拔萃的人,到底是有所成就、還是有所虧損呢?另外那些在世俗看來一無所長的人,真的是無所成就、還是於道無所虧損呢?如果大道有虧損而情愛交雜的蔓延茁壯,則昭文氏會起而鼓琴助興;如果大道無損而情愛交雜的消失,則昭文氏便掩鼓息琴(前面那個解釋不好,換這個:如果大道有損,那麼就會有情愛交雜,世人就會存在矯情、愛慕虛榮的現象,所以昭氏就會越顯偉大、高明,為人所崇拜;反之,當大道無虧,則人們就不會因為盲目的愛戀、崇拜而一窩瘋,那麼昭氏可能也沒得混啦!)。昭文、師曠、惠子都是一時的各方名家,他們所留下的偉大事蹟,都將會萬世流芳。但是他們所拿手喜好的都是拿來與別人有所區別,拿來凸顯自己。為了要讓別人尊敬、瞭解,所以惠子至死仍然以堅白理論作為其人生的定調。甚至兒子又更加以傳承下去,最後還是只徘徊在這樣的處境,終身無所成。因為如果他們這樣算是有成就的話,那我也可以算是有成就。如果他們這樣不算是有成就,則其他人、物與我都算是沒有成就。所以聖人對於油滑滑的光輝非常鄙夷,他們心目中的有成就其實只是過好每一天然後在平常的事物中做到最完美,如此而已。
整段看下來,其實莊子在闡述一種理念,那就是超越小情小愛的牽扯執著,他拿昭文氏來比喻不是想批判他的琴藝是否高超,或者跟天籟有何關係。雖然齊物論一開始講的都是萬竅怒呺或天籟、地籟、人籟等關於聲音的描述,但是莊子都是用來比喻而已,所以此處的解釋應當放在配合解釋整段的用意才是。其實莊子也很會拐彎抹角地來敘述事情,但最終的方向都是一致的。所以這整段的意思就是人類應該回復到到無所虧損的道體,而且不需要再彼此互相稱愛,從對方身上求取溫暖與慰藉。名譽、成就、與愛戀歸結到一個原點那就是貪求「滑疑之耀」,若真的想要得到真實大道的意涵,就不是往這個方向求取,而是要「寓諸庸」,從最平實的每一個步驟認真去實踐完成,如此也就能拋開對於空想、虛名的期待。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