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於執著這件事情,我又從克里希那穆提的書中看到許多精彩的話,不過其精華當然也只有一個。想到之前那句「處在沒有任何理由的熱情裡,就能解除所有的執著」,其實這個境界應該不難了解,也就是投入一件所喜歡熱愛的事情當中,根本都不會想到是為何而來?將會怎樣而去?在過程中,沒有任何的附加條件,更失去賞罰的意義。
朋友說,躁症發作的人很容易沒有理由的熱情和專注,當下的躁症者確實非常不執著,反倒是評斷者才是執著者。而躁症過後的鬱症就成了事後的執著代償,也就是加倍的補償回來,這確實也很有道理。
看看克氏怎麼說:
「為了避免痛苦,所以我們刻意培養不執著的態度。有人警告我們執著永遠會帶來痛苦,所以我們很想變得不執著。」
「我們追求不執著仍然是為了快樂、不受到傷害。...因此執著和不執著同樣會限制住我們,它們都是必須被轉化的心態。」
「當書籍、宗教信仰或其他事物全都消失時,我們往往會經驗到內心的空虛和孤獨。...我們必須不斷地談這個談那個...但是總有一天我們會面臨這股巨大的自我孤立感。」
「執著於知識跟其他的上癮傾向是沒有差別的...其目的乃是要逃避自我空虛感。...我們往往會把足智多謀的頭腦活動當成是智慧。足智多謀永遠是複雜而具有破壞性的。造成執著的便是這種自我保護的詭計。」
「世上沒有所謂的不執著這個東西;存在的只有執著。我們的心會發明不執著這個東西來對抗執著所產生的痛苦。...刻意培養不執著的態度只會讓你的心執著於另一種態度。」
「大部分的都喜歡剝削以及被剝削,...其實剝削和被剝削是同一回事,利用別人來滿足自己往往會助長依賴性,而且當你依賴某個對象時,就會想去佔有它;被你佔有的對象也會反過來佔有你。...為了避免讓自己變得什麼都不是,所以才渴望加入這個組織或那個組織,認同這個意識形態或那個意識形態,...如此一來你就變成了被剝削的人,反過來你也成了剝削者。」
「棄絕世俗或自我犧牲並不是值得被讚美或仿效的偉大精神。...一個不去佔有世俗財務的人也可能執著於知識或概念;還有的人則會執著於美德、經驗或名望等等。...因為害怕自己的不存在,所以才會有執著及佔有慾。...最終極的佔有物便是所謂的上帝或實相。...只要不甘願做個什麼都不是的人,不可避免地一定會助長痛苦和敵意。甘願做個什麼都不是的人,跟放棄世俗勵志都無關,但是跟看見當下的真相有關。看見當下真相能夠讓我們不再怕自己沒有保障,而這份恐懼往往會助長執著,並且導致我們產生想要放棄世俗的幻覺。...但放棄世俗和自我犧牲永遠是一種自我孤立的幻象。」
「我們追求不執著仍然是為了快樂、不受到傷害。...因此執著和不執著同樣會限制住我們,它們都是必須被轉化的心態。」
「當書籍、宗教信仰或其他事物全都消失時,我們往往會經驗到內心的空虛和孤獨。...我們必須不斷地談這個談那個...但是總有一天我們會面臨這股巨大的自我孤立感。」
「執著於知識跟其他的上癮傾向是沒有差別的...其目的乃是要逃避自我空虛感。...我們往往會把足智多謀的頭腦活動當成是智慧。足智多謀永遠是複雜而具有破壞性的。造成執著的便是這種自我保護的詭計。」
「世上沒有所謂的不執著這個東西;存在的只有執著。我們的心會發明不執著這個東西來對抗執著所產生的痛苦。...刻意培養不執著的態度只會讓你的心執著於另一種態度。」
「大部分的都喜歡剝削以及被剝削,...其實剝削和被剝削是同一回事,利用別人來滿足自己往往會助長依賴性,而且當你依賴某個對象時,就會想去佔有它;被你佔有的對象也會反過來佔有你。...為了避免讓自己變得什麼都不是,所以才渴望加入這個組織或那個組織,認同這個意識形態或那個意識形態,...如此一來你就變成了被剝削的人,反過來你也成了剝削者。」
「棄絕世俗或自我犧牲並不是值得被讚美或仿效的偉大精神。...一個不去佔有世俗財務的人也可能執著於知識或概念;還有的人則會執著於美德、經驗或名望等等。...因為害怕自己的不存在,所以才會有執著及佔有慾。...最終極的佔有物便是所謂的上帝或實相。...只要不甘願做個什麼都不是的人,不可避免地一定會助長痛苦和敵意。甘願做個什麼都不是的人,跟放棄世俗勵志都無關,但是跟看見當下的真相有關。看見當下真相能夠讓我們不再怕自己沒有保障,而這份恐懼往往會助長執著,並且導致我們產生想要放棄世俗的幻覺。...但放棄世俗和自我犧牲永遠是一種自我孤立的幻象。」
看了他講出這麼多關於執著的論證,其實很簡單,執著就像個影子一樣隨著我們的心形隨處流轉而不滅。常常我也是在想這樣的道理,此事的有與無、是與非都是呈現一種對立性的存在,一旦有了承認或者否認,這一體的兩面都導致不可抹滅的實相存在。也就是說,克氏講最終極的佔有物便是上帝或實相,那麼不管我是承認或者強調著無神論的否定,都會有存在一份執著。這調性確實很詭異,而當克氏一再不斷地談論「執著」的真相時,他很自然地也在當下陷入執著(我現在也是)。但我相信真正的聖人,就算他行過的是執著的腳印,卻也能夠很快地就消逝於無形;凡人只會硬梆梆地刻劃在心底永存痕跡,更且會不斷地重複溫習。
反覆在這樣所謂的哲思裡,肯定會在某一天呈現出巨大的自我孤立感,因為手上只有互槓的兩個兵器在打來扁去,搞久了也會頭暈。回到最前面那句話,解除執著就是處在沒有任何理由的熱情裡,連自己執著或不執著的說明理由都給它忘記,在一份熱情裡,讓快樂、歡喜、害怕、恐懼成為一種單純而獨立的狀態,不因為害怕而不快樂,不因為歡喜而害怕失去就恐懼。當這些情緒是獨立而沒有連動時,執著也不再因為有不執著而變得執著了。
唉呀!說這些有什麼意義?呵...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