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不斷研究巴菲特的同時,經由疑惑的思考運轉,漸漸依照理性了解為什麼費雪或巴菲特會強調穩健並有增強獲利能力的公司,儘可能保留盈餘不配發股息、股利,而讓公司的內在價值提升。
從炒短線的投資人觀點轉入企業經營者角度來看待股票這東西,才知道真正的價值確實不該由外在市場起起浮浮的哄抬或貶抑決定。這點跟許多性靈、宗教成長理論很像,不過從股神面對公司經營的切入點看,企業的成長有著相當個人化風格傾向,也就是說一家公司的特質正如同人一般,有許許多多截然不同的定位與特質。
股票的漲跌在短暫的週期裡完全取決於買賣力道、心裡層面與有心人士的捧或扁。這些完全是超脫公司內部主體價值,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基本面,更深入地說,這基本面還不僅僅是交易員口中那副模樣。真正穩健成長的卓越公司是屬於保守、沈默,是體質良善不彰顯誇耀的謙謙君子,因此曖曖內含光。
那麼不要偏離主題太遠,之所以不配發股息、股利有個前提,那就是盈餘的再投資能夠確保增進整體內在價值的更提升。也就是說同樣的盈餘,讓股東回頭投資公司,讓公司可以更穩健、更獲利。或者拿這筆錢去投資其他更高回饋的公司呢?假如,這家公司有足夠的自信與能耐,可以保證將這一年的盈餘再次滾入本金複利成長,那又何樂而不為?況且,還可以幫股東省下手續費與賦稅支出,這真的是一舉兩得。這樣說來,關鍵就在於選對一家體質優良的好公司,當作是自己在經營看管,能夠以這家公司為榮,就像真的老闆一樣看好自己,所有的獲利又更投資回自己身上,讓獲利可滾滾成塔。
好吧!那為什麼這麼簡單的道理,卻很少人從股市賺錢呢?首先,我不是巴菲特,也從來沒在股市賺過錢,所以就算我將這個理論打包票也無法取信於人,要拿證明出來看還真是有困難。另外,巴菲特確實是用長期投資者的立場在經營,很多公司的股票都是長期持有,而且持有越久價格越高,東西在他手上就是這麼神奇地可以不斷滋生。還有當然就是一般散戶可以放個幾個月就要偷笑,哪還會等到天荒地老時呢?所以真正的價值竟然也是歷久才能成金!
如果這些評估內在價值的理論,假如沒有特別說是論述股市操作學,我想很容易就可以應用在心裡勵志層面,說什麼要看重自己、投資自己,要清楚認識自己的價值...等等之類的說法。所以說處處有真理,不必太在意或者抗拒,賺錢沒有什麼不對,用真理賺錢、用賺錢來磨練自我砥礪心智,不也是一種修行?況且這樣的賺錢理論還跟你說要重視內在價值耶!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