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今天看到兩則新聞,跟「機率」有關。



這樣的研究真的讓我有兩極化的感受,德國的研究讓我嗤之以鼻;長壽星座的統計,覺得比較有可看性。為什麼會這樣呢?首先,別認為學工程的人就認為機率是可相信的,特別是近年來一些關於「人體」、「醫學」的統計報告,那些是最不可信任的。因為這樣的研究完全都忽視了每個人體獨特性的差異變化,這樣的報告根本只是胡亂瞎湊,只是拿一些數據來填充,目的就是「騙錢」、「蒙蔽民眾」、「交差了事」...。真正準確的統計應該是需要把變數精確化才對。請看看在股市的線型研究報告就有好幾種,但是股市的變化就算再厲害的高手都會有慘遭滑鐵盧的狀況,也就是說,人體是比股市更複雜而有機的,那把人體架在也算複雜的社會環境中,那其中的變數真的又多了許許多多。

拿抽煙會提高自殺率這個研究來說,僅只是個針對抽煙跟自殺率的統計結果,並不能夠表示是真實的理論,實際的原因還需要更深入研究,即統計結果並不能代表什麼。因為那些抽煙者所帶的「自殺因子」究竟跟不抽煙者的異同性何在?也就是說,抽查的這些人「自殺因子」的落點剛好就落在這樣的分佈,結果卻被「抽煙」這個「遮罩」所蒙蔽。再仔細地說,同樣這些人,他們的自殺機率分佈是固定的,但把「抽煙」換成是「喜歡做愛」、「薪資所得」、「住透天或公寓」、「性向分佈」、「職業區別」...等等,相信絕對有不同的情況發生,那麼確實的真相肯定會被這些「表象」所取代,而人們就只會相信「表象」的誤導,而不懂得真相為何?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人想自殺?抽煙真的會嗎?這邏輯聽起來本身就很怪!

而為什麼認為最長壽這個統計比較有說服力,因為這統計的本質比較客觀,因為它所帶的「表象」只是出生的月份,沒有任何「主動性」的評斷。而且統計的資料很齊全客觀,那就是健保資料,周全性真的比較高。不過,使用統計方法真的需要較為精準、變異性不大的標本做研究,否則「表象」蒙蔽的情況真的很難清除乾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for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